
夜雨寄北
李商隐
君问归期未有期,
巴山夜雨涨秋池。
何当共剪西窗烛,
却话巴山夜雨时。
康震解读
古代由于交通不便,团聚成了人们时刻向往的一件幸福的事情,成了人们反复歌咏的重大主题。如果不能团聚,就会幻想出种种可能团聚的时刻。李商隐这首《夜雨寄北》就是如此。
从诗意来看,这首诗应该是李商隐写给妻子的。
“君问归期未有期”,家人或是妻子给他来信,询问他什么时候才能从遥远的桂林回到洛阳,他难以回答。为什么呢?羁旅行役,仕途茫茫,实在无法确知。
难以回答的原因还有一个——“巴山夜雨涨秋池”。一方面是说到了深秋的季节,大雨不断,阻隔了道路;另一方面,也意味着诗人回家的路途更加不可预期,很漫长,也很艰难。重重险阻,更凸显了诗人对家人和家庭的思念。
在这种条件下诗人想的是什么呢?“何当共剪西窗烛”,什么时候我才能和你一起坐在西窗之下,两个人对着烛光,你拿起剪刀,剪去那蜡烛上的灯花?这应该是李商隐内心深处最值得回忆的时刻。
“却话巴山夜雨时”,到那个时候我会和你谈起,当初——也就是现在,此时此刻——我给你写这首诗的时候,巴山夜雨的时刻,我是如何地思念你。
这首诗写得这样动人,是因为李商隐跟他妻子之间的感情非常好。技巧是具有工具性的,必须有背后的情感本体才能起作用。“文似看山不喜平”,真正跌宕起伏的是深厚的情感,诗人只是用技巧把它表现出来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普通人怎么才能炒股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